2023年2月24日,中国西部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沙龙第二十六期活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实例讲解》成功举办。本期活动在线上举行,由成都会场万华栋主持,来自成都、重庆、西安、绵阳、兰州等地的40余位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领域相关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了国科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孵化总监龙旭进行分享。龙旭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实际案例,从中科院实际转移转化工作出发,介绍了中科院重要大科学装置,“两弹一星”工程,结晶合成胰岛素项目,载人航天和深海载人潜水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以实际项目为例的具有中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管理服务和素质服务工作等,由内向外地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分享到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技术诊断和能力培养等问题的解答。
在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龙旭博士和与会人员对主题内容进行了展开和深入讨论。对于如何有效筛选科技成果和项目的问题,龙旭分享到,整体上要考虑当地的政策情况、产业结构、龙头企业和地理位置,落到项目上要考虑该项目的特色因素、市场容量、竞争力因素和可操作性,结合供需双方的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如何与项目相关领域专家高效开展工作的问题,龙旭介绍到,在项目前期会依托专业的机构预先进行事务对接,梳理提炼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的核心问题及诉求,筛选掉部分不符合条件或需求精准度不高的项目,减少科研人员在事务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高效地推进项目开展。
活动最后,自由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充分讨论了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平台的条件要求,中科院的研发和应用工作的特点,项目落地区域的选择与判断,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配置等问题。本次活动还总结了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可借鉴的项目经验和模式,为本次沙龙主题活动的与会人员提供了高效的技术转移路径,为沙龙主题活动搭建新型的技术转移协作生态提供了先进的建设思路。
//活动背景//
中国西部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沙龙由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指导,川渝多家高校院所和技术转移与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并建立。沙龙聚焦当前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即各类创新资源无法有效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生产力。其典型表现为:企业和产业都亟需技术“提质增效”,而作为创新供给端的高校院所有大量科技成果“静默沉睡”;高度配合和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其中技术经理人群体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整体过程中桥梁作用差强人意,很多经理人/经纪人无从入手,遑论服务质量;繁荣的技术交易市场尚未形成,作为需求端的科技企业和供应端的高校院所,很多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都对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的服务不知道、不了解甚至不接受。沙龙的建立就是重点努力解决上述核心问题。